唐朝從來沒有以胖為美,這是一個天大的誤會
中國上下歷史五千年,在時間的長河中經歷了各朝各代,在中國所有的朝代里,筆者最喜歡的是唐朝。
唐朝是繼隋朝之后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歷二十一帝,在歷史的舞臺上經歷二百八十九年的歲月。唐朝在萬國來朝達到鼎盛,疆域空前遼闊,是中國自秦以來第一個未修據胡長城的大一統王朝。
另外,唐朝接納各國交流學習,經濟、社會、文化、藝術呈現出多元化、開放性等特點。可以說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之一。
除了這些印象,說到唐朝,大家腦海中還會有一個印象就是唐朝以胖為美,唐朝的人都喜歡豐腴的美人。
現代社會女性是一個以苗條為美的時代,許多女性為了能夠擁有苗條的身材,對自己也是十分的嚴格,但是社會上還是會有胖胖的女生。有時候這些女生不禁感慨要是生在唐朝多好,就不用為減肥而苦惱了,在唐朝也許她們就是國色天香的大美女。
那么唐朝真的是以胖為美?今天筆者就想跟大家聊一聊這個。
唐朝以胖為美的說法是從何而來的呢?筆者以為這跟唐朝的一個女子有很大的關系,這個女人就是楊貴妃。
楊貴妃本名楊玉環,出生在宦門世家,父親楊玄琰曾擔任過蜀州司戶,因為姿色貌美最終被唐玄宗看上成為了唐玄宗的妃子,被唐玄宗冊封為貴妃。關于楊貴妃的身材,在《新唐書》和《資治通鑒》中史官們都用到了一個詞:豐艷。
在一些民間野史中記載楊貴妃身高1.64米,體重120斤。可以說從各方面來看,楊貴妃其實只是豐腴,并不是胖。在白居易的《長恨歌》中有一句描述楊貴妃,“溫泉水滑洗凝脂”,我們可以看出楊貴妃真的只是豐腴,跟胖是沒有沾邊的。
筆者也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楊貴妃就被人描述成一個胖胖的女人。筆者以為唐朝以胖為美的說法是很多人認為唐玄宗喜歡胖的楊貴妃,所以民間也自然效仿唐玄宗以胖為美。但是很多的史料也都表明楊貴妃只是豐腴。
《步輦圖》是唐朝畫家閻立本的名作之一,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步輦圖》描繪的是祿東贊朝見唐太宗時的場景。從畫中我們可以看到宮女簇擁下坐在步輦中的唐太宗,左側三人前為典禮官。我們不難看出畫中的宮女的身材都是十分苗條纖細的,跟胖完全沒有一點關系。
另外在《唐語林》等一些文獻也記載了唐玄宗的兒子肅宗李亨的事情,當時的李亨還是太子,但是當時被奸臣陷害,李亨每天都生活在憂愁當中。
唐玄宗得知此事以后就派高力士派京兆尹,“選人間女子細長白者五人,將以賜太子”,從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唐玄宗為太子挑選的女人也是要“細長”的女子,可以看出唐玄宗的審美其實并不喜歡胖的。
筆者以為從很多方面其實我們可以看出唐朝并不是以胖為美,現代社會的許多胖女孩認為回到唐朝也許就能成為國色天香之人甚至于成為第二個“楊貴妃”,筆者只能說你想多了。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