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母娘全力扶持女婿當皇帝,女兒不能生育,婢女受寵取代了皇后
千古一帝漢武帝“金屋藏嬌”和“長門賦”的典故向來為人所知,出身高貴的公主之女陳阿嬌被奴婢出身的歌女衛子夫所取代皇后之位,可謂傳奇。不少人認為阿嬌是敗給了衛子夫,這個想法太片面了。
陳阿嬌不是敗給了衛子夫,而是敗給了風流好色又薄情的漢武帝,沒有衛子夫,也有李子夫、王子夫和趙子夫等絕色美女取代陳阿嬌的位置。
陳阿嬌出身確實很高貴,她的父親是堂邑侯陳午,雖然在西漢眾多開國功臣之中并不突出,但她的母親館陶公主劉嫖很不一般。館陶公主是漢文帝和竇皇后的嫡長女、漢景帝一母同胞的姐姐。劉嫖從小就被封為長公主,由于館陶長公主是竇太后的愛女,因此她在皇室之中很有地位,漢景帝非常寵愛和尊重姐姐。
漢景帝即位后,由于他和薄皇后沒有子嗣,因此立了栗姬所生的長子劉榮為皇太子。館陶公主想延續自家的富貴,所以想把女兒阿嬌嫁給劉榮為太子妃。誰知栗姬其實早就恨透了她,原來館陶公主經常給弟弟漢景帝進獻一些美女,而且她們個個得寵,年長色衰的栗姬自然很難親近景帝了,栗姬因此對館陶公主懷恨在心,所以直接干脆地拒絕了館陶公主的提親。
被栗姬打臉的館陶公主惱羞成怒,她又看上了后宮王美人所生的兒子膠東王劉徹,王美人大喜過望,趕緊接了長公主拋來的橄欖枝,阿嬌就這樣和劉徹定下了婚事。漢魏小說《漢武故事》里還記載了這么純真浪漫的一個故事,有天館陶長公主逗著小侄子劉徹玩笑,指著自己一群美麗的侍女問劉徹喜歡哪個,誰知小劉徹誰也不要,他選的是公主女兒阿嬌,還說如果娶了阿嬌就讓她住黃金打造的屋子,這就是“金屋藏嬌”典故的來歷.
不過現實沒有這么浪漫,“金屋藏嬌”顯然是一場以利益為基礎的聯姻。為了鞏固兩人的利益聯盟,王美人還把自己的女兒隆慮公主嫁給了館陶公主的兒子,兩人互為兒女親家,這樣的聯盟關系可以說是牢固又牢固了。
因此館陶公主為了自家女婿,充分發揮自己影響力,拼命在弟弟漢景帝面前給栗姬上眼藥,不停地說她的壞話。而且館陶公主又在各種場合拼命贊美自己的女婿膠東王劉徹。總之在她堅持不懈的努力下,漢景帝越來越喜歡劉徹,而對栗姬是越來越討厭。最終失寵的栗姬被漢景帝厭棄,太子劉榮被廢,栗姬幽憤而死。而王美人則被立為皇后,膠東王劉徹被立為皇太子,就是后來的漢武帝。
漢武帝即位后,阿嬌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大漢皇后。不過,劉徹很快就暴露了自己風流好色的性格。漢朝初年的時候,后宮總的來說比較簡樸,并沒有多少佳麗。到了漢武帝時,劉徹一反常態,取了漂亮的女孩子數千人充斥后宮,而且大大增加了后妃們的等級,一直加到了十四級,大規模擴充后宮人數和妃嬪,這在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在風流好色的武帝面前,作為皇后的陳阿嬌有所妒忌怨恨也是正常的。而阿嬌由于出身尊貴,性格比較驕傲,因此她經常為了女色的事和漢武帝起了沖突。不過此時阿嬌的外祖母、漢武帝的奶奶竇太皇太后尚在人世,因此漢武帝為了討好奶奶,也就忍耐了阿嬌的一些壞脾氣。
但是阿嬌有個致命缺陷,那就是沒有生育。其實這事漢武帝也有很大責任,漢武帝生育功能一般,他后宮雖多卻一直生不出孩子,直到歌女出身的衛子夫受寵后,他才得到了第一個孩子衛長公主,而他二十九歲才生下第一個兒子衛太子劉據。
而阿嬌由于和他關系不好,自然親近的機會減少,懷孕機會更加渺茫。阿嬌知道衛子夫受寵懷孕后,生氣大怒,幾乎氣得自殺,館陶公主為了給女兒出氣,甚至綁架了衛子夫的弟弟衛青。漢武帝得知后更加惱怒,而竇太后去世后,阿嬌由于解決不了生育問題,最終試圖靠巫術來得到一切。
她的所作所為最終惹怒了漢武帝,元光五年,漢武帝派酷吏張湯處理了陳皇后巫蠱案,這事導致皇后被廢,受牽連被誅殺的人達到了三百多人。陳皇后被廢后,生育了皇子的衛子夫則被立為皇后。
應該說,陳皇后的悲劇源自于古代社會男女地位不平等,源自漢武帝的薄情和他們倆婚姻基礎的利益導向,衛子夫的存在并不是導致陳皇后悲劇的關鍵因素。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