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大將吳漢攻占成都之后為什么要對公孫述一黨展開屠殺?
建武十二年(36年),東漢大將吳漢攻占成都,消滅了最后一個割據政權公孫述,東漢至此完成了統一。然而在攻占成都之后,吳漢對公孫述一黨展開大屠殺,縱兵大掠,焚燒宮室,成為了東漢有名的“黑歷史”。那么吳漢攻占成都后為什么要對公孫述一黨展開屠殺呢?
首先,東漢消滅公孫述的戰爭可謂屢屢受挫,而且公孫述總是使用“不講武德”的“下三濫”手段打擊東漢軍。比如位列云臺二十八將的岑彭和東漢開國名將來歙都被公孫述的殺手刺殺。來歙的死狀尤其悲慘,以至于來歙的搭檔蓋延在見來歙最后一面時“因伏悲哀,不能仰視”。
吳漢有點像張飛,有大局觀但性格急躁,之前還有縱兵搶掠南陽(光武帝劉秀老家)的“黑歷史”。面對老戰友的慘死和公孫述的種種“透吸”,吳漢在占領成都后對公孫述一黨采取極端報復措施并不奇怪。不過這只是表面原因,吳漢對公孫述一黨的屠殺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其次,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本人是地方豪強出身,基本盤也是地方豪強,可以說東漢就是地方豪強建立的大一統朝代。東漢建立后,劉秀自然采取優待地方豪強和功臣(多為地方豪強出身)的政策。但問題是東漢的利益蛋糕就那么大,劉秀不可能滿足所有豪強集團的利益。
于是劉秀將豪強集團的利益待遇分為三等:第一等是最支持劉秀開國的南陽與河北兩大豪強集團,劉秀幾乎是給了他們能給的一切,兩大豪強集團的崇高地位甚至維持到了兩晉。第二等是歸順態度較好的豪強集團,比如山東集團、關中集團等等,劉秀給他們一定的利益。
第三等是歸順態度比較差的豪強集團,劉秀對他們的態度就是堅決打擊。比如南陽有一部分不支持劉秀的豪強,劉秀就縱容吳漢搶掠反對自己的老鄉,還殺了挑頭造反的南陽豪強鄧奉。而在抗拒東漢統一的各大豪強集團中,公孫述的巴蜀豪強集團是歸順態度最差的。
正因如此,劉秀是有意縱容吳漢對公孫述一黨的屠殺。要知道劉秀非常了解吳漢的性格和“黑歷史”,他本人當時距離巴蜀也不遠,完全可以提前預防吳漢的屠殺。劉秀事后把吳漢狠狠地罵了一頓,但卻沒有對吳漢的暴行進行實際上的懲罰,多少可見劉秀的真實想法。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