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李淵的關隴士族出身真的是唐太宗成就偉業的關鍵嗎?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大一統朝代,但唐高祖李淵卻是存在感最弱的大一統開國皇帝。網上近幾年興起了一股通過強行拔高李淵來貶低唐太宗的妖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觀點之一是:父親李淵的關隴士族出身是唐太宗李世民成就偉業的關鍵。那么歷史真的如此嗎?
首先要說明的是,李家是依靠李淵的祖父李虎的努力才進入關隴士族集團上層的。就算關隴士族出身真的對李世民有幫助,那功勞也應該是李虎的,靠“死爸爸”出頭的李淵憑什么把關隴士族的出身算做自己的貢獻。因此拿關隴士族出身當做李淵功勞的人多少有點“滯脹”。
更重要的是,關隴士族的出身對唐太宗來說并沒有那么重要。現在網上有些人幾乎要把士族吹成“共濟會”了,好像士族無所不能一樣。但實際上士族從南北朝開始就逐漸衰落,很多士族集團在隋朝建立之前就被消滅了,隋末唐初更是士族即將完全失去社會主導權的前夕。
關隴士族集團的核心是寒門和底層士族組成的武川鎮軍人,關隴地區的土著士族反而是后被納入關隴士族集團。這導致關隴士族集團更接近庶族,是“非主流”的士族集團。從好的方面講,關隴士族集團當時兼具士族和庶族的優點,這是關隴士族集團完成大一統的原因之一。
但從壞的方面講,關隴士族很難在短時間內獲得關隴以外的士族和庶族的真正支持,這也是隋朝滅亡的原因之一。隋煬帝引發的隋末大亂對關隴士族集團更是重創,導致關隴集團的勢力縮回北周故地。隋朝統一毀于一旦,關隴士族的出身只能保證李家控制北周故地而已。
正因如此,關隴士族出身對唐朝統一天下并沒有什么幫助,需要李淵自己去爭取關隴以外的政治集團(特別是通過反隋崛起的寒門)的支持。然而李淵連關隴士族集團的邊緣化人物(如李靖)都不怎么爭取,就更不要說去爭取關隴以外的士族集團和寒門士人的支持了。
幸虧唐太宗非常重視爭取關隴以外的政治集團的支持,在晉陽起兵之前就留下了“太原公子”的美名,讓關隴以外的政治集團成為唐朝的支持者。唐太宗成功的基礎是寒門士人、關隴士族、山東江南士族共同組成的,關隴士族的出身真的不是唐太宗成就偉業的關鍵因素。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