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清廉的宰相,窮得連皇帝都不忍心,下旨說:不行少貪點?
我們中華歷史上的唐朝可以說在當時影響力相當的深遠,畢竟到現在為止世界上很多國家還在用唐人來稱呼我們中國人,可以想像一下大唐的威名傳的有多遠。而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大唐的第一清官,為什么要說他是第一清官哪?這也是因為這位清官太過貞風律己,并且眼中容不下一粒沙子,不光對別人的貪污納賄行為深惡痛絕,更是對自己也狠到了一定境界,就是因為太清廉,然后自己窮的揭不開鍋了,連當時的皇帝都不忍心直視他,私下還給其密旨,讓其多少自己貪點,給自己留著活路。
說實話一位清官當到這個地步也是沒誰了,這個大唐第一清官就是當時唐朝中期力挽狂瀾的名相陸贄,當時身為蘇州人的陸贄是溧陽縣令陸侃的第九個孩子,所以又被人稱之為陸九。本來陸贄也是名門望族子弟,但是等他出生后自己的家族開始沒落了,雖說他的父親當過官,但是在他出生不久就已經去世,再加上自己兄弟眾多,生活上一直處于貧寒的狀態,不過陸贄的母親是一個相當嚴厲的人,家教方面更是讓人無可挑剔,正因為家風比較好,所以才會造就了陸贄這樣一位清廉的官員。
在大歷六年的時候十八歲的陸贄就高中了進士,之后成為了鄭縣縣尉,但是陸贄這種清廉的性格在剛入官場的時候受到了排擠,所以沒過多久就被免職歸鄉。說實話身為一個讀書人沒有了官位,也沒有生活來源,可是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壽州的刺史張鎰給其錢財的時候,陸贄都沒有接受,唯一接受的只是對方的一頓飽飯,也正因為這樣的名聲,陸贄再一次出任了監察御史的位置,畢竟以陸贄的品性這個位置就是給他量身定做一般。
等到唐德宗李適成為皇帝后,聽說了陸贄的清廉之名,于是就將陸贄請回來當翰林學士,并調任祠部員外郎的職位,主要是也是因為當時的陸贄所提出來的“五術”、“八計”、“三科”、“四賦”、“六德”等制度讓唐德宗一眼就相中了這位人才。
陸贄自從成為朝中重臣后,就一直在實行自己的清廉人設,并且多次向唐德宗檢舉奸臣盧杞,但是問題來了,古代的皇帝身邊總會有一些小人的存在,這些人可能是因為會拍馬屁的原因,所以能很好的生活在皇帝的身邊,并且還時不時的貪一些小便宜,當然了這些所謂的小便宜只是在皇帝的眼中如此而已。可是這些行為在陸贄的眼中幾乎就是在敗壞朝綱,盡管德宗已經不想聽這些給盧杞的指責,但是陸贄依然一次又一次的向唐德宗檢舉盧杞的行為。
說實話唐德宗也是很無奈,畢竟陸贄說的話很道理,自己也不能因為個人的原因而讓整個國家受損,所以就將奸臣盧杞貶官,可是在陸贄的眼中這種行為根本就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那些貪污的銀兩等財物也沒有被追回來。于是又開始了新一波的檢舉行為,唐德宗真心的有點煩陸贄了,就私下里開始和陸贄談人生,講道理。
在私下里唐德宗是這么給陸贄說的,那就是人都是沒有完人的,有時候一些小毛病能過的去就過了,以后就不要再講了,但是陸贄不同意,他認為清廉對于國家來說非常的重要,一點也不可以馬虎,有問題就一定要查,查出來問題就一定要解決。唐德宗在說服不了陸贄的時候,又開始給陸贄舉這樣的一個例子,那就是每個人都是要有朋友的,而且朋友之間的相互往來送一些禮物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難道說你的朋友送給你一個手套或者鞋子等物品就是貪污,就一定要被處理嗎?很多時候為人處事一定要有所圓滑,都是在朝中的同僚,節假日期間都會有往來,禮尚往來這種事情就是這個樣子,如果財物過于貴重,那就一定要守好自己的原則,但是如果只是一些普通的小物品就沒有畢要這么上綱上線了。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