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牛太監,立下赫赫戰功回朝時皇上竟無官可升
宦官俗稱太監,是中國古代十分特殊的一種職業,自東漢開始,入宮當太監都要被閹割從來失去了男性的能力。可以說太監在中國古代的時候地位是十分卑微,大部分太監都被人瞧不起。
說起幾千年歷史長河中的太監,大家印象中的第一下印象肯定就是陰險狡詐,驕縱貪婪等等一些負面的形象,歷史上比較著名的幾個太監也是臭名昭著,例如秦始皇身邊的趙高,還有東漢時期的十常侍張讓,還有明朝的魏忠賢等等。
難道歷史上就沒有正面形象的太監嗎?筆者要告訴大家的是有,而且這位太監還十分勇猛,今天筆者就跟大家聊一聊明朝時期的西廠廠公,大太監汪直。
汪直是大藤峽叛亂中瑤民后代,在1467年,汪直還是幼童的時候就被俘進宮,在皇宮里除了皇帝一位男性,其他的都是太監,即使是幼童也不例外。所以汪直還在幼童的年紀就被閹割了。
剛剛入宮的汪直被分配到了昭德宮侍奉萬貴妃,由于汪直狡猾聰明,很快就被萬貴妃和皇帝賞識。
明成祖朱棣由于得位不正,所以為了鎮壓政治上的反對力量,決定設立一個稱為“東緝事廠”,也就是東廠,東廠的首領由皇帝身邊的親信宦官擔任。
到了明憲宗時期,為了進一步加強特務統治,明憲宗在1477年在東廠以外又設立了西廠,西廠的成員也都是從錦衣衛中抽調出來,西廠的職權比東廠和錦衣衛更大,可以偵查民臣的言行,對疑犯進行拘留、用刑,西廠又把監獄以及法庭混為一體,而且可隨意逮捕朝中大臣,可不向皇帝奏請。
西廠成立后,明憲宗任命汪直為西廠第一任提督。
汪直成為了西廠提督后還沒三個月就辦了一個行賄案,當時的福建建寧衛指揮同知楊華與其父楊泰暴橫鄉里,慘害人命,被仇家所舉報,于是入京行賄,被汪直所發覺,楊華父子被關進西廠監獄嚴刑拷問,并牽連多位大臣。
在同年,南京鎮監覃力朋上京進貢后回去,用船只載運私鹽,騷擾所過州縣。武城縣典史責問他,反倒被覃力朋擊打,牙齒被打斷,另有一人被射殺。汪直查訪得知,報告給明憲宗,結果覃力朋被逮捕,判處斬刑。覃力朋后來僥幸得免,而明憲宗通過此事認為汪直能探知奸情,便更加賞識他。
在1478年,建州女真犯邊,汪直奉憲宗命前往遼東全權處置邊務。在1479年,在遼東探查一段時間之后,汪直上書憲宗一反之前的招撫態度,主張嚴厲打擊建州衛。于是明憲宗令汪直監軍,撫寧侯朱永為總兵官,陳鉞提督軍務前去征討建州三衛。
在《彰癉錄》記載,明軍先派鴻臚典禮官誘開了城門,繼而官校突然殺出奪取城門,女真人不意大軍突至,多被殺戮。
在《憲宗實錄》記載“建州賊巢在萬山中,山林高峻,道路險狹。臣等分為五路,出撫順關,半月抵其境。賊據險迎敵,官軍四面夾攻,且發輕騎焚其巢穴。賊大敗,擒斬六百九十五級,俘獲四百八十六人,破四百五十余寨,獲牛馬千余,盔甲軍器無算。”建州女真的首領李滿柱、董山先后被殺,明朝東北地區難得迎來一段和平時期。
汪直此役過后被明憲宗任命為十二團營總督,開了明代禁軍專掌于內臣的先河。
到了1480年,邊疆傳來急報,韃靼派軍進入河套,明憲宗命令汪直監軍,兵部尚書王越提督軍務,保國公朱永為總兵前去御敵。后來明軍得到消息蒙古王庭在威寧海,于是王越汪直率精騎連夜奔襲至威寧海,敵寇猶未發覺,明軍縱兵掩殺,獲大勝。
在1481年,韃靼大軍又卷土重來,進入大同境剽掠,汪直等分布官軍截殺,追至黑石崖等處獲勝。當時的汪直已經做到了太監官職的最頂端,已經沒辦法再升職了,于是明憲宗只能加食米來犒賞汪直的戰功。
后來汪直就一直駐守在明朝邊境之地,來抵御外敵的侵入,又多次在抵御外敵中立下了赫赫戰功,后來明憲宗因病去世,明孝宗即位,在1489年,汪直被召回京師,后來關于汪直的記載就少之又少。
不過筆者猜測,憑借汪直對明朝所做出的貢獻,大概率最終能夠善終。
所以歷史上不僅僅有那些陰險奸詐的太監,也有像汪直這樣為朝廷下來汗馬功勞的太監,要不是汪直太監的身份,也許他就是明朝的戍邊名將,在抵御外敵的戰績也可以稱為民族英雄,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里能夠留下更輝煌的一面。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