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的完美是虛構的?如果是虛構的,為何不選馬超和黃忠來虛構?
在《三國演義》中,趙云幾乎是一個完美的將領,他武藝高強,單挑從無敗績,就此有了常勝將軍之名,除此之外,趙云容貌俊美,是后世心中的白袍小將,更為難得的是,他忠義無雙,在劉備落魄之際依舊對劉備忠心耿耿,誓死跟隨,即便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與此同時,趙云性格還非常好,在諸葛亮出山之初,關羽和張飛都不肯聽軍師諸葛亮之令,唯有趙云對諸葛亮言聽計從,從未有絲毫質疑。面對劉備的沖動伐吳,趙云不顧劉備的不喜,出言制止劉備,實在是演義之中最完美的將領的。不過有人認為,趙云的完美是虛構出來的,若真是如此,為何小說家在虛構時,沒有選擇五虎將中排名更高的馬超和黃忠呢?
除了《三國志》外,還有很多記載三國歷史的書籍,其中與《史記》并列為中國史學不朽巨著的《資治通鑒》就是其中之一,而蜀漢五虎上將的事跡都曾出現在這本書中,包括他們的言論。不過有區別的是,在有關黃忠的記載中,并沒有彰顯其個人品德的言論,而馬超有預言記載,卻無法體現其品德,張飛有兩次預言記載,表現的都是張飛的豪勇,關羽的語言有四次記載,卻只有一處彰顯了關羽的正面品質。
與他們不同的是,趙云的言論出現了四次,第一次是投公孫瓚麾下時,趙云稱為天下而投公孫瓚,后來劉備攻下益州,打算將成都的田宅分給諸將,是趙云出言制止了劉備,劉備要伐吳時,趙云又力勸劉備不要攻打東吳,第一次北伐時,諸葛亮唯獨封賞趙云,趙云認為自己無功,堅決不要封賞,可見這四次都是他優良品質的體現。
也就是說,從歷史記載的寥寥數語中不難推斷,與關羽的剛傲相比,他謙和,與張飛的粗豪相比,他穩健,關羽張飛在蜀漢集團中的地位明顯高于趙云,但是他倆都有致命的缺點,而馬超不忠不孝,不仁不義,本身就有致命缺點,黃忠雖然有斬殺夏侯淵之功,但除此之外,出彩點遠遜于趙云,因此趙云才會被小說大書特書,畢竟他在歷史上的原型,讓他在一開始就有了很高的起點。
筆者認為,歷史上的趙云就已經比較完美了,正因如此,后世的小說家才會在此基礎上進行修飾與美化,就此讓趙云這個地位不及其他四人的五虎將成為了世人心中最完美的將領。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