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最大的失誤,不是放走曹操,而是拒絕了一個人成千古遺憾
大家知道,三國是人才輩出,如過江之鯽。人才是一波一波往前沖,后浪很快就把前浪拍死在沙灘上,所以是鐵打的三國,流水的營盤。
像打戰特別勇猛,建了不少戰功,在黃巾起義,涼州之亂這些大的戰役都有參與,武力值爆表的董卓,他利用漢末戰亂局勢不穩,以及當朝的朝廷沒啥力量的情況下,他廢少帝立漢獻帝并挾持號令,從此東漢政權從此落在了董卓手上。這樣的牛人,可他才剛出來沒多久,故事才剛剛開始,他就掛掉了。
請點擊輸
在三國演義中,廖化出場于第十七回,雖然三國的戲份已經漸入佳境,三英戰過呂布,司徒計殺太師,曹操煮酒戲劉備,關云長正在千里走單騎。
但廖化也沒耽誤,他已經是黃巾軍的一個小頭目。張角兄弟鬧革命起于184年,但黃巾軍折騰了二十來年,也不知道廖化是哪年入得伙,但能當頭目,至少也是老資格反政府成員了。且算他是184年出生的吧。在碰到關羽關大神時,廖化正好是16歲。
那時,關羽光顧著跟曹操分手,沒注意到兩位嫂嫂已經被人拉走了。正著急的時候,廖化出場了。
【不說曹操自回。且說關公來趕車仗。約行三十里,卻只不見。云長心慌,縱馬四下尋之。忽見山頭一人,高叫:“關將軍且住!”
云長舉目視之,只見一少年,黃巾錦衣,持槍跨馬,馬項下懸著首級一顆,引百余步卒,飛奔前來。
公問曰:“汝何人也?”少年棄槍下馬,拜伏于地。
云長恐是詐,勒馬持刀問曰:“壯士愿通姓名。”
答曰:“吾本襄陽人,姓廖,名化,字符儉。因世亂流落江湖,聚眾五百余人,劫掠為生。恰纔同伴杜遠下山巡哨,誤將兩夫人劫掠上山。吾問從者,知是大漢劉皇叔夫人,且聞將軍護送在此,吾即欲送下山來。杜遠出言不遜,被某殺之。今獻頭與將軍請罪。”】
這個時候的關羽再也不是那個開個會,袁紹連個座位都不給,只能站著劉備后面,做人肉背景的紅臉漢子了,他已殺出一片血路,成為江湖上眾人仰慕的傳奇人物了。
而廖化只不過是一個剛出江湖沒多久的少年,特別崇拜關羽。本來吧,他跟合伙伴一起把劉備的女人搶了回來,心想,正好,一人一個。可是沒想到,這女人是劉備的老婆,是自己偶像關羽的嫂嫂。
這廖化心想,這可不行,咱干啥也不能傷害自己的偶像呀,怎么辦?廖化一狠心,把自己的合作伙伴杜遠給殺了,然后護送嫂嫂回來了。
廖化其實是想,自己從此跟著偶像關羽干了,不過這關羽卻拿起喬來了,你這黃巾黨,我可是正規部隊,不是一路人。關羽想都沒想一下就直接給回絕了。
【廖化欲以部下人送關公,關公尋思:“此人終是黃巾余黨,未可作伴。”】
要說關羽做事挺情緒化的,前面不收廖化,可是,遇到黃巾的周倉,看人家長得高高大大,又跟自己一樣,留著胡子,正所謂是物以類聚,好了,收下了。
其實,是我們廖化先碰到關羽的好嗎?廖化對關羽的那份情那份愛,不比周倉弱好嗎?
好在,命中注定在一起的,還是會在一起滴。
十四年后,書已行至六十回,諸葛亮入川,廖化帶著小伙伴前來投靠,不知道是諸葛亮知道廖化與關羽有過這一段,還是老天注定,竟然調廖化去幫助關羽守荊州。
當廖化再次站到關羽面前時,關羽大概是波瀾不驚,他未必會記得十多年前的那場偶遇,而對廖化來說,他的內心卻如驚濤拍岸,浪卷千層雪一般。
偶像啊偶像,我終于還是站到了你的面前。
五年后,關羽北伐,廖化為先鋒,大概是第一次在偶像面前表現,廖化的表現平平,而這竟然是他最后一次證明自己的機會。
關羽敗走麥城,一代大神就此隕落。而廖化也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棄刃投降。但他始終還是不愿歸順東吳門,他找了個機會,找了一個詐亡的機會,逃出了敵營,又回到了蜀營。
此后,他勤勤懇懇,努力砍人,認真做事,空閑時,他還是會想起那個大神一樣的身影。
要是當年,我能跟隨了關二爺,也許就能學到更多,也許我會有更多的作為,也許我現在就是一名大將,而不是一名不起眼的偏將。
他一直努力學習,每個戰役后,他都要細細分析利弊,從中總結經驗,諸葛亮不在了,他跟著姜維,七十高齡,依舊騎馬提大刀,上陣殺敵
他細心分析,彌加老道,姜維用兵,他一語道破:兵不戢,必自焚。
可是,他的一生這么努力,到頭了,人們提起他,卻簡簡單單一句話把他概括了: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
這樣的評價公平嗎?
“灞陵橋邊,當我碰見關公的時候,上蒼已經給了我公道。”廖化想著那馬,那人,那刀,說道:“如果讓周倉持偃月刀,我牽玉免馬,那就更好了……”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