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北伐期間,街亭之戰和段谷之戰,哪個損失更大?
三國時期,蜀漢雖然在整體實力上弱于曹魏,但是,諸葛亮和姜維執掌大權期間,都曾多次北伐。當然,正是因為多次和曹魏展開激烈的較量,促使蜀漢一方,也吃到過慘重的敗仗。一方面,諸葛亮北伐中原期間,在街亭之戰中吃到了敗仗。雖然諸葛亮非常器重馬謖,但是,他還是揮淚斬殺馬謖。另一方面,姜維北伐中原期間,則在段谷之戰中敗給了鄧艾,這導致姜維在益州上下飽受指責。那么,問題來了,蜀漢北伐期間,街亭之戰和段谷之戰,哪個損失更大?
一
具體來說,在筆者看來,段谷之戰的損失更大。延熙十八年(255年)夏,衛將軍姜維率領車騎將軍夏侯霸、征西大將軍張翼等諸軍出狄道,于洮西大破魏國雍州刺史王經。王經死傷數萬,退保狄道城。姜維進兵,圍攻狄道城。魏國派征西將軍陳泰前來解圍。姜維設伏不成,退軍駐扎鐘題。在公元255年的洮西之戰中,姜維重創了曹魏,這堪稱姜維一生的巔峰之戰。
延熙十九年(256年)春,因為洮西之戰的勝利,姜維被后主劉禪晉升為大將軍。在此基礎上,姜維整頓兵馬,與鎮西將軍胡濟兩路出兵,約定在上邽會合,但是,胡濟卻沒有來,這導致姜維在段谷被魏將鄧艾擊敗,姜維死傷甚多,百姓因此埋怨姜維,而隴西也躁動不安。姜維于是請求自貶為后將軍。對此,在筆者看來,段谷之戰的失敗,促使洮西之戰的勝利果實付諸東流。
誠然,公元228年,因為街亭之戰的失敗,這導致諸葛亮無法實現攻占隴右地區的目標。并且,馬謖在街亭被張郃擊敗,也導致蜀漢大軍受到了一定的損失。但是,和段谷之戰比起來,街亭之戰的影響,就沒那么大了。而這,體現在街亭之戰的數個月后,諸葛亮就開始第二次北伐中原的戰役了。
公元228年的冬天,曹魏將領曹休在石亭被東吳將領陸遜打敗,諸葛亮聽說魏軍大舉東進,關中兵力空虛。于是,諸葛亮領兵數萬出兵陳倉道,包圍陳倉。雖然陳倉此時只有千余士兵,但郝昭已筑好防備。在這場戰役中,蜀漢大軍因為糧草不繼,又得知了曹魏援軍快到的消息,只好再退回漢中。但是,在退師途中,諸葛亮成功擊殺前來追擊的曹魏將領王雙。
到了公元229年春天,諸葛亮第三次北伐中原。在這場戰役中,諸葛亮派遣陳式(一說陳戒)進攻武都、陰平。曹魏大將郭淮領兵來救,諸葛亮率軍駐扎建威,牽制郭淮。曹魏大軍知道蜀漢的主力到臨,便緊急撤退。最終,諸葛亮順利占領武都、陰平二郡。
二
對此,在筆者看來,街亭之戰中,蜀漢的主力部隊沒有遭遇太大的損失。而這,自然是因為諸葛亮及時撤軍,沒有戀戰。更為關鍵的是,王平和趙云的表現,也最大程度減輕了蜀漢一方的損失。
街亭之戰中,馬謖舍水上山,舉動失宜,王平連連規勸馬謖,馬謖不聽,被魏將張郃斷了水源,隨后馬謖軍慘遭大敗。但是,王平率領士兵鳴鼓自持,張郃懷疑王平有伏兵,不敢進攻。于是王平將潰散的士兵召集起來,率領他們平安歸還。
同時,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諸葛亮出兵北伐,宣稱將由斜谷道出兵,并令趙云、鄧芝為疑軍,占據箕谷,曹魏大將軍曹真率領大軍阻擋,諸葛亮令趙云、鄧芝在斜谷道阻擋曹軍而自己率領蜀軍主力進攻祁山,趙云、鄧芝由于兵弱敵強,失利于箕谷,但是,趙云及時聚攏部隊,固守箕谷,沒有造成大的損失。蜀漢大軍撤退時,趙云親自斷后,阻止曹軍追擊,因此物資和人員的損失都不大。
三
由此,非常明顯的是,雖然馬謖紙上談兵,但是,諸葛亮麾下,還有王平、趙云這樣優秀的將領,這促使曹魏大軍無法擴大戰果。但是,等到姜維北伐中原的時候,蜀漢人才凋零,自然沒有人能幫助姜維了。在此基礎上,鎮守漢中的胡濟,居然在段谷之戰中沒有按照約定時間抵擋戰場,這樣的失誤如果放到諸葛亮北伐中原期間,很可能就是性命不保了。但是,放在人才凋零的蜀漢后期,胡濟并沒有遭到后主劉禪的懲罰,還在之后加官進爵。
對于姜維指揮的段谷之戰,這場戰役的失敗,導致蜀漢怨聲載道。甚至《三國志》的作者陳壽都用了“星散流離”來形容蜀漢大軍的潰敗。更重要的是,這一次與街亭之戰不同,是主力部隊戰敗了,而且是潰敗。自從公元222年的夷陵之戰后,蜀漢沒有遭受過這種慘痛的失敗。
在街亭之戰后,諸葛亮通過斬殺馬謖等行動,以此整頓了蜀漢大軍,并在之后的幾次北伐中越戰越勇。與此相對應的是,段谷之戰后,姜維雖然還有幾次北伐中原,不過整體上都是小打小鬧了。
延熙二十年(257年),曹魏征東大將軍諸葛誕在淮南舉兵反抗司馬昭,這也是淮南三叛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諸葛誕來說,是諸葛亮的族弟,作為鎮守曹魏東線的大將,諸葛誕在淮南調集了15萬大軍,并在起兵造反前就聯合了東吳。對此,司馬昭親自率領20多萬大軍來平定叛亂。所以,姜維趁著曹魏關中空虛的機會,又一次率領數萬大軍進攻曹魏。結果,司馬望、鄧艾堅守不出,姜維駐軍于芒水,依山扎營,姜維多次挑戰,卻還是無濟于事。
四
最后,景耀元年(258年),姜維聽聞諸葛誕兵敗身死后,返回成都,劉禪恢復姜維大將軍的職位。景耀五年(262年),姜維率軍出漢、侯和,被鄧艾所擊敗,姜維退駐沓中。彼時,宦官黃皓禍亂朝政,更想廢掉姜維而培植右將軍閻宇。姜維請求將黃皓斬殺,但劉禪不肯,姜維不敢回成都,在沓中種麥。
并且,景耀五年(262年),姜維北伐敗回,諸葛瞻與董厥等人認為姜維好戰無功,致使國內疲弊,于是上表給劉禪,要求讓姜維擔任益州刺史,并削奪他的兵權。至于廖化、張翼等蜀漢老將,也都反對姜維連年興師動眾。對此,在筆者看來,段谷之戰后,因為精銳力量的損失殆盡,姜維的北伐只是在消耗蜀漢的國力,加上給人威望的下跌,這讓姜維飽受益州上下的攻擊,甚至連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都站到了姜維的對立面。
從這一角度來看,段谷之戰的損失和影響,無疑要在街亭之戰之上了,甚至可以說前者加快了蜀漢的滅亡時間。公元263年,掌握曹魏大權的司馬昭,調集了18萬大軍,正式發動了魏滅蜀之戰。因為鄧艾偷渡陰平,兵臨成都,這迫使后主劉禪放棄了抵抗。蜀漢滅亡后,姜維知道鐘會有謀反之心,于是勸說鐘會設法殺害魏將,鐘會一方面陷害鄧艾,一方面準備起兵造反,但事情敗露,姜維、鐘會及蜀將張翼等都被殺害,鄧艾也被田續殺害。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