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經歷婚姻,才能明白劉秀:夫妻間的無奈,都來源于雙方的選擇
我們對劉秀與陰麗華的了解,大多數來源于:“仕宦當為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這是劉秀當初在長安求學時,發出的“感嘆”!
僅從這一點看,劉秀就比劉邦、項羽低了好幾個檔次。人家兩位到都城受了刺激后,都是想當個皇帝,你劉秀這倒好,當個維護治安(執金吾實際地位要高很多)的官就滿足了?
劉秀當執金吾的愿望沒有實現,因為他跟著哥哥劉演走上了反對王莽的道路。不過劉演軍事技能太強,以至于引起了更始帝綠林勢力的忌憚。
利益產生沖突,是發動陰謀的根本來源。當更始帝認為劉演有威脅的時候,雙方的利益便不再一致了。
劉演被更始帝聯合李軼和朱鮪設計殺害。劉演死后,劉秀便知道,若自己不做點什么,更始帝肯定會對付自己。
于是他趕緊跑回到更始帝身邊,發揮自己出色的演技,總算保住了自己的小命。
若說劉秀為了活命,將哥哥的仇恨完全壓下,已經初具“梟雄”本質了。那么劉秀將自己的妹妹嫁給李秩的堂兄李通,已經完全成為了一個“利益”為上的梟雄了。
劉秀的表演,引起了更始帝的“惻隱之心”,決定讓劉秀放個假,兵權什么的,就別再拿著了。
就在劉秀“放假”期間,想起了曾經的陰麗華。于是他決定實現自己少年的愿望。
更何況迎娶陰麗華,劉秀既能向更始帝表明自己更愛美人的“人生夙愿”,又能得到陰氏的支持。
這筆生意,傻子才拒絕呢。
劉秀交了兵權,在老家陪著新婚妻子,總算打消了更始帝的疑慮。但天下未定,更始帝也得利用劉秀幫助自己。至于防范,不給劉秀兵權就好了。于是公元23年,更始帝派劉秀督鎮河北諸州。
本來是一場正常的出差,結果成就了劉秀的帝業。
劉秀到了趙地后,本來一切安好。但邯鄲人王朗稱自己為漢成帝之后,占據邯鄲自立為帝。
劉秀便趁機以剿滅王朗為名,在河北招募士兵,趁機發展自己的勢力。
劉秀說著討伐王朗,卻始終為自己謀利。王朗占據邯鄲,也就是趙地南方。劉秀呢,卻向北方發展去。所謂的南轅北轍,也不過如此吧。
究竟是劉秀不愿意打王朗,還是不能打,那誰說的清?
但劉秀往北走也受到了阻礙,真定王劉楊手里有著10萬大軍,劉秀打不過啊。若劉楊中立也就算了,他卻是支持王朗的。
劉秀被一南一北兩個勢力夾到里中間。
劉秀怎么辦,只能想法拉劉楊入伙。
勢力之間的整合與分裂,從來都是因為利益,而非親情。三國張繡殺了曹操長子、侄子、愛將,還不是照樣接受張繡的第二次投降。
劉秀若想要拉攏劉楊,便需要以雙方共同的利益出發。
若劉秀對劉楊說:“叔,咱倆是親戚,你得幫我干王朗。”(劉楊比劉秀大一輩)
那我估計劉楊會拿著掃帚直接將劉秀打出去。
二劉他們共同的利益,無非就是平定王朗之后,趙地權力的分配。劉楊也不會真心投靠王朗,只不過是雙方挨著太近,暫時的“茍合”罷了。
若說王朗在河北發展后誰受的影響最大,非劉楊莫屬。
這時候劉秀出現了,既愿意幫自己解決隱患,又答應分配自己利益。何樂而不為?
好了,二劉已經決定聯盟了,那么得有點儀式吧,難道歃血為盟?拜托,這又不是春秋。雙方結盟,向來最好、最常用的方式便是聯姻
當然聯姻只是一個“表象”,表明雙方是盟友了。
雙方沒有利益沖突是這個聯盟的基礎,一旦有了利益沖突,背后捅刀子最快的便是你的盟友。
劉秀娶到了劉楊的外甥女郭圣通,將趙地劉楊的勢力綁上了自己的戰車。同樣郭氏在造地亦是大家族,雙方勢力地注入,使得劉秀有了稱霸趙地,奪取天下的資本。
若說陰麗華滿足了劉秀少年時期的幻想,那么郭圣通保證了劉秀中年事業的巔峰。
郭圣通通過自己強大的家族背景,登上了后位。而自己也因此而跌落后位。西漢為什么消亡,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外戚王莽篡權。
劉秀難道不會吸取這個教訓?他可不會天真的以為:西漢是西漢,自己的政權不會被外戚威脅。
真正的野心家不會在你眼前表露自己的野心。比如王莽,比如劉秀本人。
當一個野心家露出爪牙的時候,必定已經是準備妥當的時候。
因此劉秀要從根源上杜絕外戚專權的可能。
那么郭圣通被廢,便早已注定。除非郭家勢力突然全部消失。
劉秀廢后的詔書中,郭圣通的罪過中“有呂、霍之風”,這直接點明:外戚專權,在我劉秀這不存在。
詔書中如何說陰麗華?“陰貴人鄉里良家,歸自微賤”。陰氏比起郭氏來說,算不得豪族。再加上劉秀自己對陰麗華的愧疚與補償,那么陰麗華當上皇后也就順理成章了。
若陰麗華與郭氏背景相同,劉秀是萬萬不會讓她登上皇后之位的。
劉秀、劉莊都十分警惕外戚專權。但到了劉璋之后,外戚又有了“抬頭”的趨勢。外戚封侯掌權,也是從劉璋開始。
劉璋也是無可奈何。當朝堂世家遍布,自己無人可用的時候,不用自家親戚,還能用誰?
若說劉秀愛陰麗華,那肯定有的。但若說是因為愛情,而讓陰麗華當上皇后,那就是“小看”
劉秀了。
在自己哥哥被殺之后,仍能與更始帝“把酒言歡”的劉秀,會被所謂的愛情,影響自己的帝業嗎?
有人會說:那個時候劉秀受到了生命的威脅,才不得以演戲的。
是的,正因為受到了威脅,劉秀才更明白“權力”的重要性,生命、愛情都是因權力而存在。
沒有了權力,生命都沒有保障,何來的愛情?
沒有了權力,自己姐姐的安全都無法保證。(劉秀姐姐死于亂軍中)
沒有了權力,自己妹妹的婚姻都無法做主。
沒有了權力,自己哥哥的葬禮都無法安排。
什么更重要?
哪怕當上了九五之尊,劉秀也清楚:愛情只會是自己權力道路上的調劑,而非決定性的因素。
郭圣通為劉秀生了5個孩子,若說他倆之間沒有愛情,這可能嗎?
郭圣通被廢后,仍活到了公元52年,并沒有因為是廢后,而降低其生活標準。
若劉秀真的“怨恨”郭氏,她能活得那么久嗎?
劉秀如此選擇,只是為了大漢江山罷了。愛情、婚姻總是為權力與前程讓路的。
郭圣通也許只想要的丈夫,可她的丈夫不能僅僅有郭圣通。
當夫妻間選擇了自己的道路之后,也許就是分道揚鑣的時候了吧。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