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面無私的“包青天”官職有多高?放今天是啥級別?說出來很難信
中國古代的人們對于清官廉吏有一種很大的憧憬,同時也極其的尊崇,將那一些非常出名的青清官比喻為“青天”,意思就是說他們的品行就像是青天那樣一塵不染,容不下任何的污垢,他們的能力就像是青天那樣洞察萬物,沒有什么奸惡之輩能夠瞞過他們的眼睛。
在古代漫長的二千余年歲月中,盡管出現了無數的官吏,但是能夠被百姓們稱為“青天”的卻是寥寥無幾,僅有狄仁杰、包拯、海瑞等人,而其中最為著名的顯然還是包拯,由于《三俠五義》等一系列文學戲曲影視作品的推行,讓包拯清官的形象深入人心,在百姓之間廣為流傳。
尤其是他那傳說中的三把鍘刀,狗頭鍘斬的是平民中欺男霸女的惡霸,虎頭鍘斬的是權貴官員,至于龍頭鍘就更厲害了,可以上斬昏君下斬奸臣,甚至還可以先斬后奏,這個雖然看上去確實是挺讓人興奮,但卻也未免會讓人生疑,畢竟在古代皇帝是最高的權威,包拯的官職得大到什么程度,才能夠擁有如此強大的權力呢?
宋仁宗天圣七年,也就是公元1027年,28歲的包拯成功通過了當年大宋王朝科舉考試中最高級別的殿試,成功地成為了一名進士,這就意味著他有資格做官并且極大可能成為大宋朝廷未來的大員。不過此時的包拯并沒有像五十來歲才中第的孟郊“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的喜悅,因為考試中舉對于他那樣的天才人物來說,絲毫不值一提。
所以在成為進士以后,包拯并沒有立刻做官,他一直在家中侍奉父母,直至父母天年以后才入朝為官,在1037年成為了天長縣的知縣。由于為人清廉,并且治理有方,包拯飽受百姓的愛戴,在任期滿了以后也極為順利地升遷,從知縣成為知府,又調入首都成為殿中丞、監察御史,此后歷任升遷,又在1052年成為除任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所以我們看民間戲曲傳說中,又將包青天稱為包龍圖。
到1056年的時候,57歲的包拯被任命為權知開封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開封府府尹”,當時的開封府是北宋首都汴京的首府衙門,通常并不設置府尹,往往是由皇太子兼任的。包拯算得上是一個意外,這是一個正二品的官職,放在今天大概也就是首都的市長,算得上是正部級的官員,后來更是成為了從一品的樞密副使。
包拯的這個官職級別說出來,相信很多人都有點難信,畢竟在人們的心中,清官在古代的官場上往往很難混得好,不過包拯確實是一個例外,他那鐵面無私的品格也讓他成為了老百姓心中的神仙人物,雖然在歷史上包拯并不具備上斬昏君下斬奸臣的權力,但是這種傳說卻反映出了古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鐵面無私的“包青天”官職有多高?放今天是啥級別?說出來很難信!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