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李白的身世之謎,他的身世與李世民有瓜葛?說出來你可別不信
“李杜詩篇萬口傳”,唐朝是個詩歌的王朝,大體上,可以分為初唐、中唐、盛唐和晚唐,其中盛唐最具代表性的兩位詩人,便是杜甫和李白了,一個被譽為“詩圣”、一個被譽為“詩仙”。
杜甫與李白,從創作風格上,有非常大的不同,一個剛健沉穩、悲天憫人,一個飄逸灑脫、熱情奔放,從詩歌創作上看,李白不虧是“詩仙”。
古人寫詩,絕非矯揉造作,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而是“詩本天成,妙手偶得”,詩如其人,從為人處世上看,李白還被稱為“酒仙”、“劍仙”,尤其是其劍術,堪稱盛唐第二劍客并不為過,僅在裴旻之后,“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并不是傳說。
李白的詩歌,千口傳唱,萬代留芳,然而,對于李白這個人物,對于他神秘莫測的身世,你又了解多少呢?
為何說李白的身世神秘?首先,李白自己就并不愿意透露過多的信息,其次,古籍上對于李白的出生,有過不同的記載,存在相互矛盾的地方,最后,李白的祖上一脈,坊間猜測來歷并不簡單。
李白在《上安州裴長史書》中寫道“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由此可見,李白從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在唐朝,能夠受到這樣教育的人家,即使不是富貴人家,也是家境殷實。除此之外,李白的高超劍術,又是從何而來的呢?絕非自學,十有八九是家傳武功,由此可見,李白祖上,定有一位武功高強、非富即貴之人。
后來,李白又在《贈張相鎬》中寫道:“家本隴西人,先為漢邊將”,有人猜測,李白所說漢邊將,便是飛將軍李廣,李白為李廣長孫李陵一脈。
還有另一種猜測,這認為李白是李暠的九世孫,而李暠則是飛將軍李廣的第十六世孫。
李白晚年窮困潦倒之際,從金陵跑到了當涂,投靠其叔父李陽冰,而李陽冰為當時的當涂縣縣令,是唐朝時期的書法大家,由此可見,李白與李陽冰的關系并不一般。
到了公元762年,李白一病不起,期間,李白將自己的詩稿,全部交給李陽冰整理,因此,李陽冰也是李白詩集歷史上的第一個編纂者。李白請李陽冰為詩集作序,于是李陽冰寫了一篇與李白身世、生平、創作相關的序,名為《草堂集序》,其中寫道“李白,字太白,隴西成紀人,涼武昭王暠九世孫。”
其實,早在公元743年,作為李暠十一世孫的唐玄宗,就追認涼武昭王李暠為先祖,尊封“興圣皇帝”,其中并沒有將李白納入唐朝族譜,然而卻將李白歸入宗正寺。
除此之外,李白還在散文中,寫道:“白本家金陵,世為右姓。遭沮渠蒙遜難,奔流咸秦,因官寓家。”,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家祖上本是金陵一代,地位很高很高的世家,由于遭遇到了外族侵擾,導致流落在了秦地,后來先輩又因為官場失利而被困于家中。
由此可以推測,如果李陽冰在《草堂集序》中所言屬實,那么李白便是李暠之后,與李世民和唐玄宗存在宗親關系,只不過李白的祖上曾經犯下大錯,因此李白僅僅被唐玄宗隸入宗正寺,這種做法,既沒有肯定,也沒有否定,意思很含糊。而李白對于自己的身世,起初也是含糊其辭,到了李白臨終之前,其叔父李陽冰在《草堂集序》中全盤托出。
那么,你覺得《草堂集序》中,認為李白是“涼武昭王暠九世孫”的說法,可信嗎?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