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被低估的謀士,若他在早就把曹操滅了,官渡之戰袁紹就不會敗
古語有云“亂世出英雄”,三國時期就是一個戰亂不斷的時期,因此三國時期是出現名仕、名將、謀士最多的時期。例如:蜀國的諸葛亮、趙云、關羽;東吳的孫權、周瑜、陸遜;曹操旗下的郭嘉、荀彧、曹操建國魏國后,輔佐魏國四代的司馬懿等這些膾炙人口的名人謀士。三國時期除了這些有名的名仕、謀士外也有一些被人低估的謀士,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位謀士,此人是三國時期被低估的謀士,若是他在早就把曹操滅了,官渡之戰袁紹就不會敗,此人就是沮授。
沮授生年不詳,死于公元200年即官渡之戰后。沮授志向遠大,善于謀略;做過兩任縣令,后來在韓馥麾下當過騎都尉,給韓馥進獻過很多良策但都沒有被采納。后來袁紹攻打下冀州后,沮授向袁紹進言,聚集冀州的兵馬,控制黃河以北,然后向東掃除黃巾軍、攻打黑山消滅張燕;接著掉頭向北捉拿北方最大的諸侯公孫瓚。再脅迫戎狄地區的匈奴,就可以平定匈奴,最后合并四個州的地盤,以河北為根據地招收人馬,籠絡英雄人才,在到長安迎接陛下,恢復洛陽的宗廟從而向天下發號施令。
袁紹聽后大喜,然后任命沮授為監軍、及奮威將軍。但是袁紹在沮授的協助下平定了整個河北,并且也有很多英雄和謀士投靠袁紹,當時袁紹可以說是當時起義的軍隊中發展規模最大的。但是袁紹后來對沮授的建議就不太愿意采納。例如當時平定河北后沮授建議要到長安迎接陛下,然后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袁紹下面的謀士淳于瓊等人,認為這樣不好.
因為復興漢室太難,而且會削若權力,后來袁紹沒有采納沮授建議。結果最后曹操卻這樣做了。袁紹有三個兒子,袁紹就讓三個兒子分立,沮授勸策袁紹不要分立,如果三個兒子分立后,會有私心,這樣在袁紹死后三人為了袁紹的位置會爭斗,結果袁紹不聽,結果后來袁紹死后,他的三個兒子果然內斗開始。
最后在官渡之戰,袁紹被曹操打敗,而沮授也被曹操俘獲,曹操非常愛惜沮授,希望沮授能夠歸順,但是沮授卻拒降曹操,后來被曹操殺害。沮授是很有大才足智多謀,但是他卻不會識人,他跟隨的兩位主人,都不是明主,只能說沮授是“明珠暗投”沒有找到一個真正賞識他的伯樂。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