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臨終前留下的遺詔,到底是真是假?不少朝代都發生過
中國古代十分重視財產和身份的繼承,小到平常百姓,大到皇家貴族,都將繼承作為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古代皇帝的繼承就顯的尤為重要,因為他不僅是一個家族的繼承,更是一個國家的繼承,皇帝的繼承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國家的走向發展,一個好的皇帝將會把國家帶向富強,一個昏庸的皇帝則會把國家引向滅亡。
古代皇帝的繼承通過先皇生前遺留下的詔書,只要是文字就有被篡改的可能,更不用說繼承的是一個國家了,肯定有很多人想盡辦法去偷換或者改詔。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篡改詔書發生在秦朝時期,秦始皇給兒子們造了這么大一份家業,怎么能不被人盯著呢?不光是兒子們,就連身邊的太監們也想從中作鬼。
嬴政死的時候,是留下了一份遺詔的,雖然個人后期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但還是知道要選擇一個有能力的兒子承擔這個大任,就下詔傳位給公子扶蘇,然后太監趙高和宰相李斯兩人勾結偷換了詔書,讓無能的小兒子胡亥上位,秦就這樣二世亡了。
接著比較讓人關注的就是宋朝時期的詔書,宋朝第一份詔書就十分的奇葩,原本皇帝父傳子、家天下,然而啊宋朝第一份詔書就把帝位給了弟弟,這不禁讓人懷疑他的真實性。其實趙匡胤是有兒子的還有兩個呢,但是最后卻沒有留給自己的兒子,趙光義上位后,兩個兒子還奇怪的死了。這就更加奇怪了。
反正先帝都去世了,所有的事情都是后人說的,遺書上說,在先帝在世時,他的母親就說過前朝滅亡就是因為皇帝太小了,沒有能力,所以你以后一定不能把位置給兒子,兒子還小,管理不好,他自己也同意把位置傳給弟弟。就這樣宋朝命運就改變了。
清朝時期,同樣也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康熙這個老皇帝做了61年的皇位,比好多人活的都長,留下了一份碩大的家業啊,關鍵是兒子還多,兒子們一個個個斗的你死我活,能力還都是很強的,但康熙可不傻,知道自己喜歡誰,誰當都能當好,那就留給自己喜歡的兒子吧。
康熙最喜歡的就是十四阿哥了,毫無疑問這皇位一定是這位在外征戰的猛士,但是詔書一宣讀大家都傻眼了,怎么是老四,還沒來得及細想這是怎么回事,老四早已登上了皇位,人們這才偷偷議論這是不是改了詔書啊,一看詔書確實是老四啊。現代人有過一些不切實際的猜想說是在詔書上改了幾個字,這怎么可能呢?改幾個字,還不如重寫呢,所以很有可能是登上皇位后他才補寫了詔書。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