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猛將偷盜出身,40歲暴斃早逝!朱元璋親自出殯眾說風云
明代史上猛將層出不窮,但按名號與威望卻終究蓋不過一人!明太祖朱元璋旗下有一猛將,此人參加的戰斗數不勝數,歷上百場戰斗,未曾得戰敗過。為后世人所稱為“大明朝第一猛將”,為朱元璋建立明朝立下汗馬功勞,官至中書平章軍國重事,死后追封為開平王。那此人是誰呢?不錯,就是明朝開國大將“常遇春”!
常遇春出生與回族貧苦農民之家,其從小隨人習武,身材健壯,力大過人,沉毅果敢,學武有成。元朝末年,民不聊生,很多人吃不飽肚子,常遇春就是其中一個。他為了吃飽飯,投靠了綠林大盜劉聚;常遇春膽子大、力氣也大,深受劉聚賞識。就這樣干了一陣子打家劫舍的活兒,吃飽飯后,常遇春感覺這樣做沒有什么前途,不想再干強盜了。正好這個時候朱元璋的義軍經過,常遇春暗中觀察朱元璋的部隊,發現他們軍紀嚴明,看來朱元璋是個好統帥。于是常遇春主動找上朱元璋,說要加入義軍。朱元璋看見常遇春身材魁梧,說話實在,就留下了常遇春,從此常遇春告別了偷盜生涯。
常遇春加入朱元璋的義軍后,屢立戰功。他先后攻取衢州、大戰九華山、大戰采石磯戰役、大破陳友諒、攻取元大都,他參加了朱元璋的歷次大型戰役。常遇春在軍中有一個有趣的綽號,名叫“常十萬”,顧名思義,手下若有兵士十萬,放眼整個天下,輕而易舉收歸囊中。如此看來,常遇春的能力的確是不可小覷的。
但人有不測風云,正當常遇春風光之時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洪武2年7月7日,常遇春攻克大都后,班師南歸,大軍行到柳河川的時候,突然去世了,年僅40歲!民間也流傳開了一種說法:大將常遇春驍勇善戰,大殺四方,所過之戰場寸草不生,每每贏得勝利后,常有敵軍投降歸順,但常遇春卻從不接納降軍,投降的無論是將領還是士兵,一個不留,全部處死,就連城里的百姓也都會受到牽連,大肆燒殺,場面殘暴。古時候的人們十分相信那些所謂的封建迷信的傳言,自古以來,都有誅殺降軍會有噩運降臨的說法。常遇春死后朱元璋也是悲痛萬分,親自出殯!
還有另一種更符合歷史說法:常遇春去世時候,由于過度操勞,常遇春身體吃不消,漸漸垮掉了。攻占大都后,班師回朝,從5月走到7月,天氣越來越炎熱,又要沖鋒陷陣,自然體力消耗大。他打完仗后馬上卸甲休息,一冷一熱,久而久之得了“中風”的病,加上軍中沒有好的軍醫,不久常遇春就不治身亡了。常遇春一生對朱元璋都是忠心耿耿的,朱元璋也非常的信任他,曾說過:雖然古代名將很多,但都不及他。英年早逝,可悲可嘆。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