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的相關資料 旅游攻略都在這里了
敦煌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與大同云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齊名。公元366年,一個叫樂諾的和尚路過敦煌鳴沙山東麓,看到亂云亂飛。天上有異象,三座險山金光閃閃。樂諾拜倒在地上,對他頂禮膜拜。他堅信此地是佛國,所以留在了敦煌。他在鳴沙山東麓的懸崖上挖了第一個石窟。
此后,經過十六國、北朝、隋朝、唐朝、元朝等10多個朝代,伴隨著1000多年的錘鑿,形成了內容豐富、規模宏大的洞穴群。到目前為止,這里有2400多件彩色雕塑和4萬多平方米的壁畫,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藝術寶庫和古代遺跡。

在燦爛而珍貴的文物中,數量最多的是壁畫。那么,這些壁畫到底畫的是什么?對中國藝術史有什么意義?
眾所周知,敦煌是絲綢之路上一個重要的地方,東西方文化在這里交匯。自東漢永平追佛以來,佛教沿絲綢之路進入東方土壤。因此,敦煌石窟中有大量反映佛教內容的壁畫。壁畫色彩豐富,故事生動,涉及佛教經典、佛教古跡、地方人物等。一般可以分為六類。
1.有佛的故事的壁畫,主要講的是佛的故事,是故事畫的主旋律。從北涼到北宋延續了五個世紀。根據時代的變化,這些壁畫在繪畫內容上有很大的不同,從布局、線條、繪畫方法、構圖到色彩。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風格。比如275窟的條幅樣式和61窟的屏風樣式,因為選取的經典不同,對佛的事跡有不同的側重。
2.經典變故事經典變繪畫是古代社會人們解釋佛教原理的一種手段,是中國的獨創。在古代社會,普通人很難理解深奧的佛教教義和內容。經典改畫就是把佛教原理以故事畫的形式表現出來,讓人們直觀地理解佛教教義,從而達到育人的目的。比如《觀無量壽變經》《薩提亞那王子舍身喂虎》等等,雖然沒有畫出全貌,但是榜單的標題可以補充故事的連續性。
3.本生故事
這個生活故事從報業的角度講述了佛陀和他的弟子之間過去的因果報應。人物包括國王、醫生、平民、學者、農民、工人、商人,他們的前世引導人們積極向上。故事的素材來自寓言和傳說,用以論證因果報應和輪回轉世。作為家喻戶曉的九色鹿故事,故事生動有趣。
4.這種壁畫是隨著中晚唐的繁榮而出現的一種連續故事壁畫。所謂的俗語,比如佛經的故事,簡化成簡單平實的變體,用說唱的形式宣傳佛經。就像畫佛經的方式一樣,這是一種以說唱的形式來宣揚深奧的佛經,是為了讓佛教更好的在民間扎根。通常這種故事畫是連續的,居士站在旁邊,講故事,引導觀眾觀看。
5.佛教古跡的故事。這些壁畫包括高僧故事、佛教歷史、佛教地方志、各地形象、感應故事等,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人文價值。時間涵蓋了盛唐到西夏。石窟中有許多這樣的壁畫,如“張騫出使西域”和“譚艷大師祈雨”等。,這些都不是佛經,關于佛教歷史人物和吉祥意象的故事也有總結。
6.當地歷史人物的故事
這類故事畫主要講述9世紀中葉至10世紀叛軍統治沙洲的故事。內容側重于我國使臣及其夫人的生活和游歷,如歸義軍首領張義超、曹義進等。壁畫贊美和宣傳統治者在世俗世界的成就。
通過上面的分類,我們可以看到敦煌莫高窟的壁畫主要集中在佛教內容上,壁畫就像一個佛教世界在地球上的投影。有嚴格的等級制度,有優美的音樂和唱腔,有因果循環,有悲歡離合。通過欣賞這些斑駁的壁畫,我們可以感受到當時社會的面貌。
莫高窟的壁畫經歷了幾千年。五彩繽紛的色彩雖已褪色,但仍是中國美術史上的重要一環,這些壁畫對于中國美術史的意義何在?
首先在內容上,拓展了故事畫的內容。由于佛教來自西方,這些外來的內容豐富了中國本土繪畫的內容?!巴鈬适隆睘橹袊适庐嬜⑷肓诵碌幕盍?。讓我們看看外國的生活。
其次,由于敦煌的故事畫中含有大量的佛教內容,早期也有西域的風格,在后來歲月的漫長歷史中逐漸與中原的繪畫技法交融,最終融入并成為中華文明的一部分。
這些壁畫以時間為軸,揭示了從十六國到宋元各個時期的繪畫技法和特點,形成了一幅長卷,從中可以看出繪畫技法的變化。同時,壁畫中的佛國世界是人間世界的縮影,畫中的塔、廟、宮、器都是當時生活的投影。我們可以知道人們是如何吸收外國習俗,并結合自己的習慣形成自己的民族習慣的。
第三,情景交融是繪畫創作的偉大成就。
早期中國畫的內容主要是人物、老莊哲學和神話故事。在繪畫技巧上,以天空為背景,忽略了對環境的描寫。敦煌壁畫引入歷史和佛教題材后,故事內容指向世界,逐漸出現以山水為背景的渲染。豐富了中國山水畫的技法和故事內容。早期的故事畫以人物為主。北周時期,壁畫上出現了環境描寫,但此時人物環境比例失調,“人大山小”出現。直到8世紀初,壁畫中出現了人物景觀比例合理的現實現象。由于引入了風景背景,故事畫的構圖更加多樣,更加自由。
第四,各種故事畫都有鮮明的地域特色。
敦煌地處西北,絲綢之路沿線,自然具有西北的地貌特征。壁畫中的沙漠、冰山、河流,詳細記錄了古人生活環境的細節。由此可以體會到古代商旅行走在絲綢之路上要經歷多少艱辛和險峻的自然環境,給我們留下了極其珍貴的歷史形象。
第五,敦煌壁畫反映了古代畫家熱情的創作精神。
在古代社會,工匠的社會地位很低,從事敦煌壁畫的畫師也不留名。但從壁畫的線條、技法和豐富的想象力可以看出他們的創作熱情。他們通過故事的細節展示他們的想象力。畫家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來理解佛教教義,他們對生活的實際感受與個人感受一起被帶入繪畫中。解讀一次敦煌壁畫,就是穿越時空與古人對話。
一千年不高,人間敦煌。這座藝術殿堂為后人留下了太多有待挖掘的寶藏。沒有幾代學者的保護、研究和傳承,今天我們可能無法走進這座美術館。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