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豆病是什么病 注意這2點可以預防
什么是蠶豆病?
一般在食用蠶豆后12 ~ 24小時突然發病,出現急性溶血危象癥狀:寒戰、高熱、黃疸。嚴重時可引起昏迷、驚厥、休克、心功能不全和急性腎功能衰竭。

蠶豆病是由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引起的溶血,是一種常見的遺傳性溶血病。
起因是吃了蠶豆,基于體內缺少一種酶,結果溶血。
如何預防蠶豆病?
1.慎用中成藥。
已證實鹽酸小檗堿可誘發“豆病”。中草藥如黃連、黃柏、白屈菜、木賊蓮、三針、十大功勞等。都含有黃連素。因此,豆病患者應盡量避免使用含有上述藥材的中成藥。
2.避免使用復方感冒藥。
復方感冒藥通常含有對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撲爾敏,均可誘發蠶豆病。因此,豆病患者應避免使用復方感冒藥。
使用解熱鎮痛藥時,可使用布洛芬。
3.禁食蠶豆及制品
凡是患過這種病的人或他家里的人,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應該禁止吃生的和熟的蠶豆,遠離蠶豆花粉。
母親吃了蠶豆后哺乳可能會使嬰兒生病。因此,哺乳期婦女最好不要在哺乳期間吃生的或煮熟的蠶豆,以免嬰兒因吸奶而生病。
4.遠離樟腦丸。
用樟腦丸驅蟲的衣服可能會通過接觸引起兒童溶血反應,所以盡量不要穿用樟腦丸存放的衣服。
一般蠶豆病發病比較急,發生的比較突然。大部分人在食用新鮮蠶豆后1、2天內就會溶血,最短的也不過2小時。最長的病人9天后才會發病。比如吸入花粉的患者,幾分鐘內就會出現相應的癥狀。而且蠶豆病的潛伏期一般與癥狀的嚴重程度無關,潛伏期越長,癥狀越嚴重。
另外,蠶豆病的貧血程度和癥狀大多很嚴重。患者會出現全身不適、疲倦、怕冷、發熱、頭暈、頭痛等癥狀。鞏膜略黃,尿色似濃紅茶,甚至似醬油。一般患者的癥狀會持續2 ~ 6天。最嚴重的患者會出現面色極度蒼白、全身乏力、脈搏微弱、血壓嚴重下降、坐立不安、少尿或有無尿液。如果貧血、缺氧、電解質紊亂等癥狀得不到及時糾正,患者可死亡。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