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大腸是發物嗎
豬大腸,雖然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并不是發物,但是每個人的體質不大相同,在生病期間還是少食用一些油膩的食物,多關注一些飲食方面的忌口。
發物,根據中醫傳統和民間習俗資料的記載,指的是一些動風生痰、發毒助火之品,容易誘發舊病,加重新病之物。豬大腸性寒,味甘,有潤燥、補虛、止渴止血之功效,還可用于治療虛弱口渴、脫肛、痔瘡、便血、便秘等癥,所以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發物。
但是,如今發物的范圍較廣,有的甚至擴大化了,現在是指患者在患病服藥及病后調理的飲食過程中,因食物不當而誘發產生某種病癥,激發新病,或妨礙治療,加重病情,影響康復的一類食物,都可稱為發物。比如豬大腸在感冒期間最好忌食,因其性寒,所以脾虛便溏者最好不要食用,而且因為豬大腸的部位特殊,在食用的時候要確保煮熟,不然身體容易累積毒素。
此外,豬大腸和田螺一起吃,會加重腸胃負擔,造成腹瀉;而豬大腸的膽固醇含量非常高,那些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也不宜多吃。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