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感冒為什么容易掛
古代的感冒以病毒性的為多,因為沒有抗性,所以比較難治。中藥多是治根本,效果比較慢,再加上當時人民很窮,得不到好的治療,就會耽誤病情,因此古代人感冒容易死亡。
古代的醫(yī)療條件落后,沒有有效的消炎藥物,再加上人們的預(yù)防工作不到位。如果只是輕微的感冒,那么多休息多睡覺,過段時間自己就會好。但如果感冒比較嚴重,就必須進行消炎處理。古代人對病情的認識只在表面,對病情的內(nèi)因知道的不清楚,嚴重時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就會死亡。
感冒是人類現(xiàn)在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是由感冒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侵入人體后,人體產(chǎn)生抵抗感冒病毒的抗體,它在人體內(nèi)不能長期存留。感冒帶來的危害很多,會引起發(fā)熱,頭痛、四肢酸痛、流鼻涕等,嚴重時還會引起肺癌。正常人每年感冒一到二次,反而有利于身體的免疫機制的建立,能夠增加人體的免疫能力,但感冒嚴重時,還是需要吃藥就醫(yī)。
如何預(yù)防感冒:
1.不要受涼、淋雨或者過度疲勞,也不要和感冒患者近距離接觸,因為病菌會傳染。
2.平時多清洗手部,避免臟手接觸口腔、眼睛、鼻子等,出門可以戴上口罩,盡量不要在人多的公共場合出入。
3.每天堅持鍛煉,保持適當?shù)倪\動,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同時還可以服用一些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和保健品。
4.飲食均衡,多吃富含纖維素和礦物質(zhì)的蔬菜水果,盡量少吃油膩和油炸的食物。
5.平時多喝水,而且是溫開水,可以補充身體的水分,保持身體的新陳代謝。
注意事項:感冒期間不要喝冷飲,會使胃腸道功能下降,加重胃腸的負擔,使病情惡化。
0個評論
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wù)協(xié)議



魯公網(wǎng)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