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夏天專供的冰塊是怎么來的
古代夏天用的冰塊就是在天寒地凍的時候,人們在河面上把已經凍好的冰用冰刀切成一塊一塊的,但是不把它取走,繼續凍著。切成塊的冰會上浮,受冷后下面會繼續再凍,這樣可以使冰塊加厚,然后把冰塊放到事先準備好的冰窖中保存,然后等到夏天的時候用。
冰窖里面放冰塊最好是不要有空隙,一塊挨著一塊,不要要太大的空間,然后把冰窖蓋嚴實,這樣冰塊就可以存放到來年的五六月份。冰塊肯定是會融化一些的,但是不會全部融化,從冰窖里面拿出來,還是保存比較完整的。
古代北方冬天有冰塊可以用,但在南方是不結冰的,就算結冰,厚度也是不夠的。南方的冰塊是靠進口的,是從美洲運過來的。一開始體積會很大,然后會在上面放上木屑等,防止空氣流通和減少冰塊融化的速度。
在唐宋時期,人們還發現了制造冰塊的方法,把硝石放到水里,它溶解于水時會吸熱,溫度降低,水就會結成冰。
冰在古代是一種奢侈品,不是人人都可以用到,古代夏季想要降溫還可以搭建涼棚,也能有效的避暑。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