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初伏是什么時間
伏天的起始時間每年都是不相同的,簡單的說是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也就是小暑節后入伏,立秋后入末伏,末伏必須是在立秋之后,因此初伏可能早一些,也可能晚一些。三伏天一般共四十天,初伏和末伏都是十天,中伏有些年份是十天,有些年份是二十天。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并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伏”的意思就是天氣太熱了,不宜動宜伏,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
入伏后,地表濕度變大,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的熱量少,慢慢累積下來就會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三伏,地面的熱量累積達到最高峰,所以就會很熱。
三伏天屬于酷暑,不建議白天進行劇烈的活動,可以選擇游泳等活動,也不建議去室外爬山。平時要多喝白開水,少喝飲料和果汁。在夏季時,也不要過量飲用冷凍的酒類,會助熱生濕。日常飲食也不要過于清淡,因為人體出汗比較多,消耗大,需要適當的吃一些肉類、魚類等營養食品,還要多吃些蔬菜和水果,補充人體的水分。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