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威是什么意思
親戚是指和自己有血親和姻親的人。中國古代唐朝學者孔穎達對親戚的注解為:親指族內,戚言族外。
親戚現在一般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系的家庭或其它的成員。例如:配偶的親屬;媽媽/爸爸的親屬;孩子的親屬。在古代的時候,它的意思是指內外親屬,包括母系親屬和父系親屬。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
直系親戚的范圍包括配偶、父母(公婆、岳父母)、子女及其配偶、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及其配偶、曾祖父母、曾外祖父母。
親戚是基于婚姻、血緣和法律擬制而形成的社會關系。我國法律所調整的親戚關系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孫子女和外孫子女、兒媳和公婆、女婿和岳父母、以及其他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如伯、叔、姑、舅、姨、侄子女、甥子女、堂兄弟姊妹、表兄弟姊妹等。
親戚不等于家庭成員,有親戚關系的人可能分屬于多個不同的家庭;家庭成員并不絕對有親戚關系。
根據親戚關系發生的原因,可以將親戚分為配偶、血親和姻親三類。血親包括自然血親和擬制血親,前者是指出于同一祖先具有血緣聯系的親戚;后者是指彼此本無該種血親應當具有的血緣關系,但法律因其符合一定的條件,確認其與該種血親具有同等權利和義務的親戚。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