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膠唱機原理
黑膠唱片機主要是利用聲、電、機換能原理,將聲音(語言、音樂等)轉變為相應的機械振動,以刻紋的方法在膠片上刻成聲槽。通過放唱設備可重放所錄的聲音。
黑膠唱片,屬于純物理發聲,發聲時主要依靠唱針磨擦唱片的片紋,唱片片紋在唱片內成45度,一邊左一邊右,唱針就磨擦這些片紋而發聲。
因此,夜靜時,留心細聽唱針行走,你就會聽到片紋摩擦絲絲沙沙的細聲。發聲的同時,唱針亦同時引起振動,唱針的這些振動,引發唱頭內的線圈產生微小的交流信號。
唱頭放大器就負責把這些微小信號放大再交入前后級推動喇叭,而所有唱盤的電源供應,都只是供應唱盤的馬達行走轉盤。
唱片上的片紋,基于物理特性,高音的片紋要求很細很淺,相反低音要求片紋又粗又深,所以當五十年代開始發展立體聲密紋唱片時,為了平衡粗紋和細紋的差距及加密片紋,于是便把高音提升并降低低音電平。
提升高音和降低音后,片紋的高低音、粗細就相差不大,可錄入長時間片紋,到回放時,用提升低音電平降低高音電平的曲線放大器,便能重現原來片紋的聲音。
所以,黑膠唱片通俗的發音原理是由唱針接觸到黑膠紋路,產生摩擦,還原了當時刻錄的震動聲波,再通過電音把震動聲放大數千倍,就形成了黑膠音樂。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