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棗為什么要三蒸三曬
紅棗進行三蒸三曬是為了充分蒸曬,發揮其作用和價值,三蒸三曬是蒸一個小時進行晾曬,等曬干后再繼續蒸,重復三次即可,經過三蒸三曬后,紅棗的口感會更好。
紅棗起源于我國,它的栽培始于8000年前,目前栽培的棗樹,都是由野生酸棗演化而來的。 相傳生在新鄭的中華始祖——軒轅黃帝,在外出狩獵路上,發現路邊小灌木結有暗紅色的小圓果,他品嘗一下,甜中帶酸。
但誰也不知道,這種灌木叫什么?于是黃帝下令將此樹保護起來。并揮劍在樹上寫下棗字,希望這棗樹能長高。樹好像通了人性,幾年后就長成大樹,并結了很多紅瑪瑙果子,黃帝子孫們為了紀念他的豐功偉績一直延用“棗”字。
棗樹的栽培歷史之久,地域之廣,數量之多居世界之首。據古文獻和考古資料表明,中國棗的栽培始于七千年前,栽培歷史至少已有3000年。最早的栽培中心在黃河中、下游的陜西、山西,漸及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到漢代,棗的栽培已遍及我國南北各地。
中國棗很早就被引種到相鄰的朝鮮、日本、前蘇聯、阿富汗、印度、緬甸、巴基斯坦和泰國等國, 并沿“絲綢之路”傳播到波絲(伊朗)和地中海沿岸的西歐各國。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