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為什么不叫瑯琊了 這個名字用了超過2000年
想必許多來自臨沂的小伙伴們都知道在古代,臨沂被稱為“瑯琊”,也被叫作“瑯琊郡”,但是隨著時間和朝代的推移,瑯琊逐漸被稱為沂州、沂州府,再到了民國時期后,逐漸取代為“臨沂”一直延續至今。

近些年由于電視劇《瑯琊榜》的熱播,許多人都再次關注到“瑯琊”,還有小伙伴們表示,叫瑯琊聽起來不是更有韻味、武俠氣息嗎?那么當初臨沂為什么要改名呢?小編就來揭秘背后原因。
這還要說到瑯琊的起源,最早的時候,瑯琊這個詞得名于膠南的瑯琊臺,當年秦始皇在統一天下之后,來到了山東境內的瑯琊山,并且命人在此地建造了瑯琊臺(也有傳言是越王勾踐最先在此地建立),并且還設置了瑯琊郡,包括了如今的臨沂、日照、青島、諸城一帶,在當時瑯琊郡可以說是全國最富庶的地方。

但是隨著朝代的更替以及自然災害的頻發,瑯琊郡一路西遷,從漢朝的時候改到了東武,也就是如今的諸城,在東漢建立之后,光武帝劉秀封自己的兒子劉京為瑯琊王,而國都設在莒縣,劉京由于擁有著富庶的瑯琊國被眾人羨慕,當章帝繼位之后,為了自保,便提出主動將瑯琊國的華、蓋、南武陽、厚丘、贛榆五縣,換取東海郡的開陽、臨沂兩縣,并且讓出堅固的莒縣,把國都遷到了啟陽,如今的臨沂城。
也就是如此“瑯琊”就這樣穩定在臨沂城近2000年,所以說瑯琊最早的起源還是在青島,這也是為什么瑯琊臺、瑯琊鎮等名勝古跡都屬于青島的原因。

而之所以要改名為臨沂,這還是在元朝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取代了,因為不斷西遷讓瑯琊原本的地理意義已經失去了,而又因為臨沂靠著沂河而得名,所以從此“臨沂”取代“瑯琊”。直到1914年,蘭山縣改為臨沂縣,最后一次正式確立還是在1994年,撤銷臨沂地區和縣級臨沂市,設立地級臨沂市。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